聚合微信公众号订阅的文章,左手湿,右手干!
随访分析加强了对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残留病灶的理解
评论:目的: 分子残留病 (MRD)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的预后价值已得到明确,预计会有治疗指导结果。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我们之前发表的对 261 例接受完全切除的 NSCLC 患者的队列研究的最新分析。实验设计: 纳入 261 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 I-III 期肺癌患者。入组患者根据手术后预定的时间点进行随访抽血。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中位随访 43.4 个月,共采集术后血样 948 份。结果: 标志性和纵向 MRD 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1.3% 和 92.8%,中位提前期为 5.2 个月。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6.5% 和 93.2%。通过更新的随访,具有标志性检测不到的 MRD 患者无法从辅助治疗中受益 (p=0.529)。在 13 例复发性 NSCLC 和纵向检测不到 MRD 的患者中,7 例 (53.8%) 仅是脑转移,4 例 (30.8%) 在复发前超过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评论:目的: 分子残留病 (MRD)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的预后价值已得到明确,预计会有治疗指导结果。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我们之前发表的对 261 例接受完全切除的 NSCLC 患者的队列研究的最新分析。实验设计: 纳入 261 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 I-III 期肺癌患者。入组患者根据手术后预定的时间点进行随访抽血。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中位随访 43.4 个月,共采集术后血样 948 份。结果: 标志性和纵向 MRD 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1.3% 和 92.8%,中位提前期为 5.2 个月。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6.5% 和 93.2%。通过更新的随访,具有标志性检测不到的 MRD 患者无法从辅助治疗中受益 (p=0.529)。在 13 例复发性 NSCLC 和纵向检测不到 MRD 的患者中,7 例 (53.8%) 仅是脑转移,4 例 (30.8%) 在复发前超过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突变型 KRAS 和 CK2 协同刺激SLC16A3活性以驱动肝内胆管癌进展
评论:肝内胆管癌 (iCCA) 是一种影响肝脏和胆道系统的致命恶性肿瘤。加强对 iCCA 肿瘤发生致病机制的理解和发现适当的治疗靶点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势在必行。在这里,我们研究了溶质载体家族 16 成员 3 (SLC16A3) 的功能和调节,据报道它是 iCCA 中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KRAS 突变的 iCCA 肿瘤中SLC16A3表达丰富,突变的 KRAS 通过 PI3K/AKT/mTORC1/HIF1α 通路SLC16A3表达升高。SLC16A3 不仅增强了糖酵解,还诱导了表观遗传重编程以调节 iCCA 进展。SLC16A3 在 S436 (p-S436) 位点的磷酸化对其致癌功能至关重要,并与 iCCA 进展有关。酪蛋白激酶 2 (CK2) 在 S436 位点直接磷酸化 SLC16A3,CX-4945 (silmitasertib) 抑制 CK2 减少了 KRAS 突变的 iCCA 肿瘤异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评论:肝内胆管癌 (iCCA) 是一种影响肝脏和胆道系统的致命恶性肿瘤。加强对 iCCA 肿瘤发生致病机制的理解和发现适当的治疗靶点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势在必行。在这里,我们研究了溶质载体家族 16 成员 3 (SLC16A3) 的功能和调节,据报道它是 iCCA 中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KRAS 突变的 iCCA 肿瘤中SLC16A3表达丰富,突变的 KRAS 通过 PI3K/AKT/mTORC1/HIF1α 通路SLC16A3表达升高。SLC16A3 不仅增强了糖酵解,还诱导了表观遗传重编程以调节 iCCA 进展。SLC16A3 在 S436 (p-S436) 位点的磷酸化对其致癌功能至关重要,并与 iCCA 进展有关。酪蛋白激酶 2 (CK2) 在 S436 位点直接磷酸化 SLC16A3,CX-4945 (silmitasertib) 抑制 CK2 减少了 KRAS 突变的 iCCA 肿瘤异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靶向 TUT1 耗尽 tri-snRNP 池以抑制剪接并抑制胰腺癌细胞存活
评论:胰腺导管腺癌 (PDAC) 具有高度侵袭性,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由于转录速率增加,癌细胞通常比正常细胞更依赖剪接因子。末端尿苷转移酶 1 (TUT1) 是 U6 小核 RNA (snRNA) 的特异性末端尿苷转移酶,在剪接体中起催化作用。在这里,我们发现 TUT1 是 PDAC 细胞存活所必需的,但正常胰腺细胞不需要。在 PDAC 细胞中,TUT1 的尿苷酸化活性通过促进 LSM 蛋白与 U6 snRNA 的结合和随后的 tri-snRNP 组装来促进 tri-snRNP 组装。PDAC 细胞需要更大量的 tri-snRNP 才能有效地剪接剪接具有弱剪接位点的前 mRNA,以支持高转录输出。PDAC 细胞中 TUT1 的耗竭导致一组包含弱剪接位点的高表达 RNA 中的外显子剪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 mRNA 加工回路崩溃,从而导致 PDAC 细胞所需的剪接失调。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 TUT1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评论:胰腺导管腺癌 (PDAC) 具有高度侵袭性,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由于转录速率增加,癌细胞通常比正常细胞更依赖剪接因子。末端尿苷转移酶 1 (TUT1) 是 U6 小核 RNA (snRNA) 的特异性末端尿苷转移酶,在剪接体中起催化作用。在这里,我们发现 TUT1 是 PDAC 细胞存活所必需的,但正常胰腺细胞不需要。在 PDAC 细胞中,TUT1 的尿苷酸化活性通过促进 LSM 蛋白与 U6 snRNA 的结合和随后的 tri-snRNP 组装来促进 tri-snRNP 组装。PDAC 细胞需要更大量的 tri-snRNP 才能有效地剪接剪接具有弱剪接位点的前 mRNA,以支持高转录输出。PDAC 细胞中 TUT1 的耗竭导致一组包含弱剪接位点的高表达 RNA 中的外显子剪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 mRNA 加工回路崩溃,从而导致 PDAC 细胞所需的剪接失调。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 TUT1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CD38 在杂交上皮/间充质细胞中的积累促进乳腺癌的免疫重塑和转移
评论: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是乳腺癌的一种高度转移性亚型。上皮到间充质转化是转移级联反应中的非二元过程,可产生具有上皮和间充质特征的肿瘤细胞,称为杂交 EM 细胞。最近的研究阐明了具有混合 EM 表型的癌症的转移潜力增强,强调了揭示混合 EM 状态的分子驱动因素和可靶向脆弱性的必要性。在这里,我们发现混合 EM 乳腺肿瘤富含 CD38,CD38 是一种免疫抑制分子,与液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结果较差相关。改变肿瘤细胞中 CD38 的表达会影响杂交 EM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能力。CD38 表达的消除刺激了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阻止了混合 EM 肿瘤中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产生。CD38 水平与 TNBC 患者样本中的 PD-L1 表达呈正相关。此外,靶向 CD38 增强了抗 PD-L1 的活性,引发了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力,在混合 EM 模型中减少了肿瘤生长。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揭示了 CD38 的上调是混合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评论: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是乳腺癌的一种高度转移性亚型。上皮到间充质转化是转移级联反应中的非二元过程,可产生具有上皮和间充质特征的肿瘤细胞,称为杂交 EM 细胞。最近的研究阐明了具有混合 EM 表型的癌症的转移潜力增强,强调了揭示混合 EM 状态的分子驱动因素和可靶向脆弱性的必要性。在这里,我们发现混合 EM 乳腺肿瘤富含 CD38,CD38 是一种免疫抑制分子,与液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结果较差相关。改变肿瘤细胞中 CD38 的表达会影响杂交 EM 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能力。CD38 表达的消除刺激了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阻止了混合 EM 肿瘤中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产生。CD38 水平与 TNBC 患者样本中的 PD-L1 表达呈正相关。此外,靶向 CD38 增强了抗 PD-L1 的活性,引发了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力,在混合 EM 模型中减少了肿瘤生长。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揭示了 CD38 的上调是混合 |
原文链接:xmolJournal
分类:#xmolJournal #Week42025
[论文分享] 跟着nature microbiology学绘图之系统发育树
评论: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原文链接:R语言数据分析指南
分类:#R语言数据分析指南 #Week42025
评论: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原文链接:R语言数据分析指南
分类:#R语言数据分析指南 #Week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