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写基因组如此困难?

评论: 合成生物学家可以重新设计整个基因组,但生物系统的复杂性仍在不断给他们带来惊喜。 当Patrick Yizhi Cai回顾合成基因组学的现状时,他不禁想起了“大DNA竞赛” (Big DNA Contest)。这项竞赛于2004年启动,旨在挑战合成生物学家设计一段新颖且功能完整的、长度达到40,000碱基对的DNA序列,竞赛赞助商美国DNA合成公司Blue Heron Biotech(现为Eurofins Genomics Blue Heron)承诺为获胜者免费制造这一序列。 这可不是一个小奖:当时,制造这片相对较小的DNA——不到大肠杆菌基因组长度的1%——将花费大约25万美元。该公司的目标是激发当时刚刚起步的合成生物学领域。但没想到的是,当时这个竞赛居然没有收到任何申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合成生物学家Cai指出,即使你可以免费制造合成DNA,20年前也没有人真的有足够的想象力去设计它。 如今,基因组学和计算生物学的稳步进展——更不用说DNA合成和组装的突破——已经产生了多个令人瞩目的成果,展示了雄心勃勃的基因组编写工作可以取得的成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J. Craig Venter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开发的合成细菌菌株JCVI-syn3A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支原体的精简版本,尽管去除了数百个非必需基因,仍然能够生存和复制。与此同时,多个团队正在设计大肠杆菌菌株,通过改变遗传密码使其能够生产含有自然界中通常不存在的20种氨基酸之外的蛋白质。去年,跨国合成酵母基因组项目(Synthetic Yeast Genome Project, Sc2.0)完成了对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所有染色体的深度工程改造,总计约1200万碱基对。 参与George Church实验室大肠杆菌重写工作的合成基因组学研究员Akos Nyerges表示,这些努力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你可以模拟和测试原本需要数十亿年才能进化——或者根本不会进化——的进化步骤。这些成就也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我们对基因组的基本语言仍然知之甚少。迄今为止,每个基因组重写项目都面临着重大且意想不到的挑战,定制基因组的时代仍然遥不可及。当涉及到深度修改的基因组时,Nyerges坦言:“我们低估了生物学的复杂性。” |

原文链接:生物奥秘

分类:#生物奥秘 #Week142025
 
 
Back to Top